论当代大学生法律意识的特点
大学生的法律意识是指大学生从法律角度进行的理解、感觉、评价以及大学生的法律知识、愿望和情绪。大学生与一般社会群体存在不同的法律意识,大学生的法律意识在具备社会法律意识基本内容和特征的同时,更具有自身的鲜明特征。大学生法律意识的特点包括了阶层性、时代性、融合性。
1 大学生法律意识具有阶层性
阶层性是大学生法律意识的首要特征。在社会的生产关系中,不同阶层的人具有不一样的物质利益,由于不同的物质利益,不同阶层形成了不同的思想观念。因此,他们对政治和制度的要求也是不同的,导致出现不一样的阶级性。同理可知,不同年级、不同专业的大学生,他们的法律知识和法律水平也是不同的。例如法律专业的学生,他们学习比较专业的法律知识,理解和掌握了一定水平的法律知识,了解自身法律状况,更加懂得用法律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遇到的法律问题,不像其他专业学生,对法律的认识很多是停留在感性上的认识,主要是由于日常生活中的所见所闻而对法律才有所了解,对于事情的评价往往凭自己内心确认的道德观念去评价,而这种评价带有片面性,其法律意识也处于较低的层次。他们往往不能全面、正确地掌握法律基础知识,缺乏对法律的认知能力。大学生所处的地位家庭环境等不同,处在生产关系中不同的利益阶层,因此,会形成不同的法律要求,所以,尽管具有相同的法律知识和素养也会产生不同的法律阶层。
2 大学生法律意识具有时代性
大学生的法律意识具有一定的时代性,在不同的社会发展阶段和不同的生活背景下,需要有目标的培养大学生的法律意识,根据设定的基本原则和基本思路进行,并且针对在培养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制定相应的实施措施。所以大学生法律意识受社会的变迁,时代的发展等社会因素影响。当代大学生所处的时代是民主与法治发展的时代,这些时代特征影响着当代的大学生,根据数据统计的大学生来看,虽然他们存在不同的法律意识,法律知识不是很全面,但是他们在思想中对于法律的要求较之于传统的大学生要多一些。例如:上个世纪的大学生是不愁找工作的事的,特别是刚刚恢复高考的八十年代初期,那个时候大学生真是被人看做是高人一等,社会各行各业都在等着大学毕业生去投入,没有讲毕业了等于失业的。所以,那个时候的校园里的学子们是无忧无虑的享受着天之骄子的生活。而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网络时代的高速信息传播。社会风气越来越开放,市场经济对校园的影响越来越强烈。而网络上“黄、赌、毒、邪”等腐朽落后文化和有害信息容易致使有些大学生失去奋斗的目标,变得空洞起来,使得行为失常,最终导致他们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3 大学生法律意识培养具有融合性
大学生法律素质的培养并不是独立的,在大学期间,大学生面对着众多学科和其它领域的知识,除了接受法律素质教育外,还会接受其他不同类型的教育。大学生需要把法律素质的培养和其他学科的教育进行有效的结合,结合的方式主要包括:首先,把大学生的法律素质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进行结合。目前,很多学校的大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就包括法律素质教育,从理论角度来看,思想政治教育和法律素质教育两种教育所教育的对象和其要实现的目的是相同的,即希望大学生在校期间通过学习、掌握相应的法律知识,进而进行道德的修养,使得大学生根据正确的道德标准和法律法规进行生活,展现正常的行为活动,思想的产生需要依赖于一定的物质基础,从中形成的思想观念会支配主体行为。高校在实施思想政治教育之前,需要认真分析和研究影响大学生心理的外部条件和内部因素,根据大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日常相应的行为进行教学,教师在讲解的过程中,需要把思想政治和法律素质有机的结合起来,实现规范大学生的行为,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的目标。另一方面,法律素质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是相互促进的,就如道德与法律两者关系一样,对法律素质教育进行开拓和完善就形成了思想道德,而在思想道德教育中法律的素质教育占有重要地位。[]为了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规范,使学校的校园氛围变得更加的和谐,学校的校园秩序更加的稳定,高校应该重视学生的法律素质教育。加强对学生进行法律素质教育也有利于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又能提升学生的道德修养有利于增强大学生法律观念推动大学生树立宪法法律至上的法治精神的形成。可见大学生法律素质教育是影响和渗透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的,它们是共同融合、共同发展。
总体而言,高校需要重视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和德育教育。不应该仅停留在对大学生灌输法律常识,更要看重大学生的法律素质教育的培养,需要加强对大学生法律意识和法律素质的培养。
【参考文献】
[1]朱文玉.培养大学生就业法律意识的探讨[J].教育探索6,2010(03).
[2]王洪叶.大学生法律意识培养内容探析 [J]. 教育探索 6,2010,(09).
[3]张燕.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培养[J].人民论坛 ,2010,(29).
[4]袁敏.对当代大学生法律意识的理性思考[J].中国经贸导刊 ,2009,(16).
[5]关新.大学生就业法律意识的缺失及其培养[J].教育探索 ,2010(01).
- 上一篇:物联网与云计算的融合:构建研究
- 下一篇:我国高被引论文数占世界份额的11.9%